摘要:目的研究柴胡BupleuriRadix的抗癫痫活性及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考察柴胡低、中、高极性部位分别对戊四唑诱导的小鼠致癫痫模型的影响。并采用LC-MS技术对柴胡抗惊厥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表征。通过整合药理学方法对柴胡抗癫痫活性部位潜在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并构建柴胡潜在靶标与癫痫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对于其中重要的通路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小鼠造模剂量筛选,选择戊四唑55.18mg/kg造模,发现柴胡高极性部位(20g/kg)可以显著延长癫痫小鼠的阵挛潜伏期与强直潜伏期,并能显著减少惊厥次数。化学成分鉴定结果表明,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柴胡抗惊厥活性部位共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柴胡皂苷类成分,还包括脂肪酸类、糖类和香豆素类等成分。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筛选出柴胡抗癫痫的关键靶标22个,其中疾病与药物共有主要靶点有10个,包括ATP5A1、ATP5B、ATP1A1、ATP5C1、PPP3CA、PTGS2、AR等;其富集的通路包括帕金森病、能量代谢、亨廷顿氏病、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最终,验证了能量代谢中关键节点,结果发现柴胡高极性部位能明显回调癫痫小鼠海马和肝脏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含量。结论柴胡高极性部位具有显著抗惊厥活性,其主要通过调节能量代谢通路来抑制癫痫的发生,其中柴胡皂苷类成分主要调节能量代谢,并通过改善ATP含量水平起到抗癫痫的作用,这可能是柴胡治疗癫痫的主要机制。
癫痫是脑神经元同步异常化放电而导致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全球大约有万癫痫患者[1],据统计我国至少有万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有40万左右新发癫痫患者。癫痫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抑制性失衡是发病的主要诱因,而且与神经递质失衡、离子通道、神经胶质细胞、遗传及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2]。目前,治疗癫痫的手段主要为化学药物治疗,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传统型抗癫痫药物,另有一些新型药物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等也被用于临床当中。尽管有20余种不同的抗癫痫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但仍至少有1/3患者会发展为难治性癫痫[3]。另一方面,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十分严重,包括加重癫痫发作或引发新的癫痫类型。中医药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的优势,*运生等[4]以中医理论为切入点,探寻了癫痫从肝论治的方法体系,自拟柴胡疏肝散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另外,经文献检索发现以柴胡为君药的复方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和小柴胡汤[5-7]等治疗癫痫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柴胡BupleuriRadix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疏散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等作用。龚素珍等[8]以大鼠额叶皮层电惊厥阈值作为指标,发现柴胡具有抗癫痫活性。刘燕等[9-10]研究柴胡有效成分的抗癫痫作用,发现柴胡皂苷组分、挥发油均对最大电休克(maximalelectroshockseizure,MES)模型有明显拮抗作用;高极性部位可有效对抗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致癫痫模型,之后对其物质基础进行挖掘,推测亚油酸、丙三醇和木糖醇为主要抗癫痫活性成分。*庆晖等[11]发现超临界CO2萃取的柴胡挥发油也具有抗惊厥作用。同时,谢炜[12]对柴胡皂苷类成分进行药效实验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柴胡总皂苷存在抗癫痫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的过度表达有关。可见,柴胡作为具有抗癫痫作用的单味药,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而现阶段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多成分、多靶点为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方式[13],因此,需要从多成分、整体性出发,研究柴胡治疗癫痫的重要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