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中心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区域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中心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整合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成立肿瘤诊疗一体化中心,专注于恶性肿瘤(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胃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软组织肿瘤和妇科肿瘤等)的规范化诊治,以及难治性疾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同时
(2)分子靶向或免疫治疗:在传统化疗的基础上,基于精准医学理论开展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采用分子靶向或免疫治疗(细胞、疫苗和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肿瘤中心联合我院病理中心开展组织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药物精准治疗,平均每月收治靶向和/或免疫治疗人次达余人,具备丰富的免疫治疗相关*副反应管理经验和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救治能力。
(3)同步放化疗:基于三维适形动态调强及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开展同步放化疗,提高疗效,给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治疗策略。自年8月我院放疗设备投入使用,肿瘤中心已收治同步放化疗患者十余人,均经规范诊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介入微创诊治:综合应用多样化的肿瘤治疗手段,突出微创介入的局部治疗优势,在超声或CT引导下精确定位,已开展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消融、氩氦刀、光动力、腹腔热灌注治疗、HAI和TACE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中心目前开展CT/超声引导下精准微创穿刺活检术,以肝脏及肺穿刺活检为主,同时开展经皮胰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穿刺活检、体表肿物穿刺活检等。肿瘤中心目前开展微创介入手术种类繁多,包括血管性介入手术(造影术、栓塞止血治疗出血性疾病)与非血管性的介入手术(肿瘤TACE、HAI、支架植入、导管置入、消融、PTCD、输液岗植入术等)。为加强学科建设、支持北京市副中心发展,我中心逐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成功开展肿瘤光动力治疗、复合式液氮冷冻消融项目等。此外,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给予舒缓支持治疗,已完成近千例支架置入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内分泌治疗: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中心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推行“器官系统学科”改革下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内科、外科、影像、病理、放疗、介入、中医、护理等各方面专家,共同探讨疑难病例,共商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肿瘤中心已组织、参加多次院内外MDT活动,组建了消化道恶性肿瘤、胸部恶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协作诊疗专家团队。肿瘤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能从MDT中获得最好的方案及疗效,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科学、最佳的治疗。
3、肿瘤标志物解读、遗传咨询、早诊筛查以及预后指标的检测:通过开展超声、CT引导下肿物活检,以及液体活检,从而捕获到组织、血液或胸腹水的肿瘤细胞和DNA,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针对肿瘤标志物改变、遗传性肿瘤开展健康宣教及门诊咨询,解读实验室检测指标。肿瘤中心是目前全国百家遗传性肿瘤筛查中心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
4、安宁疗护:肿瘤中心积极探索开展安宁疗护、缓和医疗,通过症状控制、舒适照顾、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提高生命质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临床研究性病房的创建工作:肿瘤中心是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承接1-4期的临床研究,强化研究医生和研究护士的专业培训,完善科室临床研究的各项SOP,通过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科室业务诊疗能力的知晓度,同时提升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整体诊疗服务能力。
二、科室规模及人员梯队
肿瘤中心位于住院3号楼,拥有床位70张,设有2个病区:肿瘤中心一病区、肿瘤中心二病区和日间化疗病房,平均年出院人次余人。肿瘤一病区收治各类实体瘤患者,疾病谱广,以穿刺活检、介入微创手术为主,具备复杂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能力。肿瘤二病区以内科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为主,开展同步放化疗,贯彻实施集穿刺活检、分子病理诊断及规范精准治疗相结合的一体化绿色诊疗路径,同时承接远程会诊。此外,肿瘤二病区尚设有临床研究床位,专用于收治临床研究入组患者。目前肿瘤中心年门诊量约余人次,设有专业门诊及专家门诊,即将开设精准穿刺活检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门诊和肿瘤筛查咨询门诊。
肿瘤中心现有医生18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8人;教学方面拥有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2名。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护理团队,以“仁爱、阳光、勤勉、和谐”为科训,培养了大批肿瘤专科护士、PICC置管护士,成立了疼痛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造口管理小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科研工作
肿瘤中心近五年来科研成果丰硕,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8篇,核心期刊和中华系列论文27篇,出版专著2本,主持并参与完成市局级以上课题10余项。承接国内多中心GCP临床研究4项,其中一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和一项一期研究。年新增课题两项,参编慢病管理教材一部。科室多名医生在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等一、二级学会任职,多次参与院内及国内区域间学术交流。
四、科室文化建设
肿瘤中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为中青年医生及护理人员搭建个人发展平台,并担负着内科及全科医师培训的重任。积极组织中心人员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义诊帮扶等活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