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讲者介绍
下咽癌的治疗现状
下咽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绝大多数(约95%)为鳞状细胞癌;下咽癌具有侵袭性,具有弥漫性局部播散,早期淋巴结转移及较高的远处转移等特点,是预后最差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加术后放疗或放/化疗是传统的治疗方式,但行全喉切除的患者将失去发音功能;非手术保喉治疗,包括诱导化疗+放疗或者同步放/化疗,可以获得与手术加术后放疗相似的生存率,并有望保留喉功能;提高下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下咽癌治疗的发展趋势。下咽癌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指出放疗联合抗EGFR单抗较单纯放疗可明显改善下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尼妥珠单抗是我国第一个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竞争性结合EGFR,阻断其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并且能够增强放化疗疗效;李丹凤等应用TPF+尼妥珠单抗治疗下咽癌,获得疗效完全缓解26.92%、部分缓解38.46%、疗效稳定34.62%、疾病进展0.00%;董频采用同样的方案发现联合尼妥珠单抗可提高下咽鳞癌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且对其*性耐受良好,多数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保留喉功能。这些研究的结果对我们临床用药提供了借鉴依据。一、基本资料患者周XX,男,52岁;主诉:声音嘶哑1年,加重1月。现病史:伴吞咽困难、吞咽痛、饮水呛咳,逐渐加重,无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约15斤;既往史:体健,无吸烟及饮酒史;查体发现:右侧舌根、咽侧隆起,右侧梨状窝见菜花状肿物,右侧声带固定不动,右侧颈可及约6*4*4cm转移淋巴结,位置固定。二、实验室检查胸部CT及胃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见:菜花状肿瘤位于右侧梨状窝,侵犯右侧梨状窝内侧壁、前壁、外侧壁;窄带光下见草莓样斑点及血管迂曲;左侧梨状窝光滑;右侧声带光滑,固定(如下图所示)。颈部增强CT检查见:右侧会厌、右侧杓会厌襞肿物,考虑下咽癌,伴双侧颈部Ⅰ区、右侧Ⅱ区、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最大约5.5*4.0*4.0cm,与右侧颈内静脉粘连(如下图所示)。三、诊断及治疗入院后行显微支撑喉镜下下咽探查+咬检术;术中所见:右舌根、咽侧隆起,右侧梨状窝见菜花状肿物,累及右侧梨状窝前壁、内侧壁,下达食道入口。病理:(右侧梨状窝)鳞状细胞癌诊断:下咽癌梨状窝型T4N2M0治疗方案:新辅助+手术治疗第一阶段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TPF(多西他赛75mg/m2,奈达铂80-mg/m2,氟尿嘧啶mg/m2,3周/疗程*2)+尼妥珠单抗(mg/次*6次)。疗效观察:TPF1个疗程+尼妥珠单抗用药3次后喉镜检查见:肿瘤明显缩小,右侧声带固定(如下图所示)。TPF2个疗程+尼妥珠单抗用药6次后喉镜检查见:肿瘤基本消失,右侧声带恢复部分动度(如下图所示)。TPF2个疗程+尼妥珠单抗用药6次后颈部CT:右侧会厌、右侧杓会厌襞肿物较前缩小,双侧颈部Ⅰ区、右侧Ⅱ区、Ⅲ、Ⅳ区淋巴结较前无明显变化(如下图所示)。疗效观察:PR相关副反应:2级咽喉反应,1级口干,1级皮肤反应,Ⅱ°白细胞下降,Ⅲ°血小板下降,经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
相关不良反应评估:治疗期间发生的副反应与原TPF方案比较无明显变化,考虑尼妥珠单抗在治疗过程中并无明显增加治疗的副反应。
第二阶段治疗:行显微支撑喉镜下下咽探查+术中冰冻病理+右侧下咽部分切除术+气管切开术+右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左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与术中冰冻结果相同;
术后修正诊断:下咽癌梨状窝型T3N2M0。
随访:术后1月复查喉镜:右侧梨状窝术区已基本消肿,创面愈合良好,可见缝线,窄带光下未见复发(如下图所示)。经验与总结
目前针对类似患者,我科室常用治疗手段为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mg/m2,奈达铂80-mg/m2,氟尿嘧啶mg/m2,每3周1疗程,共两疗程;尼妥珠单抗mg/次,每周1次,共6次。年-年,科室共收治同类患者85例,统计分析发现,获得疗效完全缓解患者21.18%,部分缓解45.89%,疾病稳定27.05%,疾病进展5.88%,TPF+尼妥珠单抗方案新辅助治疗与TPF新辅助治疗方案相比,缓解率提高(67.07%VS56.81%),保喉率提高(60.30%VS52.25%),部分缓解患者多数行保喉的下咽癌手术,成功保留了患者的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确能有效改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获益,且安全性良好。新辅助治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下咽癌安全有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随着临床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在不久的将来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将成为局部晚期下咽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点评
局部晚期下咽癌患者多数已丧失手术治疗机会,提高下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也是以往下咽癌治疗的努力的方向。
目前放疗同步联合铂类化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特异性强、*副作用轻微的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尼妥珠单抗是一种特异性结合EGFR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EGFR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由于人源化程度高(95%),其不良反应如过敏、皮疹及粘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人鼠嵌合型单抗西妥昔单抗。年来自印度的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疗能改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预后,可使2年无进展生存率从50.1%提高到61.8%(P=0.),研究达到主要终点,这是迄今为止局晚期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唯一有阳性结果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
我科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下咽癌取得的疗效是十分可喜的,与原TPF方案相比,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保喉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下咽癌喉功能保留综合治疗的初步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34):33-36.
新辅助化疗方案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下咽鳞癌初步临床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3):10-14.
欣生时间
有趣的灵*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