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得了淋巴瘤,就等于“判死刑”?一直以来,很多人将淋巴瘤看作是“不治之症”,患者和家属总是谈之色变,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专家说到,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是不一样的,大部分通过新的治疗方法还可以达到长期生存,淋巴瘤也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通过精准微创治疗,淋巴瘤不再是“不治之症”,来自广西南宁的周女士就是获益者之一。
发烧竟牵扯出了淋巴瘤周女士,广西南宁人,是一个加班狂人,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偶尔头晕、体乏、发烧,也当作普通感冒,吃些退烧药后继续工作。医院就诊。发现颈部肿块,当时医生考虑肌无力,经一个月的治疗,未见好转,医院做肿物切除活检,病理考虑霍奇金淋巴瘤,医生建议采用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在身上非常明显:恶心、便秘,到最后,就算常规吊生理盐水也会吐个不停,而且口腔溃烂严重,痛到不能吃饭。丈夫不忍心周女士遭受放化疗的摧残,最后几经波折,转诊找到我们。
肿瘤综合治疗消瘤法给了第二次生命陈世功教授建议做一次PET/CT全身检查,好配合治疗,周女士如期检查完后,发现肿瘤已经转移,本来只有颈部有肿瘤,后转移锁骨、胸骨、主动脉弓旁,丈夫一看,才知道周女士的治疗时间不能再耽误了,于是积极配合微创治疗方案—“肿瘤综合治疗消瘤法”。
年8月份PET/CT报告:
在去年9月份,周女士做了一次颈部与胸腺病灶局部的粒子植入;10月份做了一次介入,疗效一天比一天好,每次出院的状态都特别的好。
今年3月份PET/CT检验报告:
肿瘤全部消除
仅仅7个月的治疗+调养,皇天不负有心人,周女士真的抗癌成功了!淋巴瘤不可怕,积极面对和配合,相信医生,相信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治疗方案,就有极大的几率治好,周女士就是最好的见证,她做到了。
数据解读
??在中国,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7/10万人,居全部肿瘤新发病例第8位。
??根据年WHO淋巴瘤分类新进展报告显示:目前,恶性淋巴瘤共有80多种分型。
如何发现淋巴瘤的蛛丝马迹
最明显的症状:
淋巴瘤最主要的症状为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以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常见。
各种压迫症状:
进行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影响或压迫,也可侵犯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表现为相应器官的受侵、破坏、压迫或梗阻。
全身症状:
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皮疹、瘙痒、贫血等全身症状。出现以上全身症状时,往往病情比较晚期。
病理诊断:捕捉淋巴瘤的“金标准”
为何病理诊断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淋巴瘤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淋巴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也就是在显微镜下寻找恶性细胞。医生再丰富的临床经验,化验和仪器检查再先进,都不能替代病理诊断,也就是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
为何医生建议做PET-CT全身显像?
作为近年来诊断的一种新手段,PET-CT全身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上有重要价值,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做出的综合评价。全身PET-CT对淋巴瘤治疗前分期和治疗残余病灶上明显优于常规的CT扫描,可能发现常规CT发现不了的危险病灶。明确淋巴瘤的分期、生长的部位、生长速度不同,对应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咨询专家传递爱心,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