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术会议的最后一天,我们呈现了卵巢癌专题讲座、子宫肿瘤专题讲座及相关病种MDT实战,精彩继续。
第一部分卵巢癌专题讲座
主持艾浩、孔繁斗、于晓辉教授
主讲:医院
题目卵巢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内容:与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拥有独特的作用靶点,目前主要药物有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肿瘤疫苗和CAR-T治疗。崔恒教授通过详细介绍“6B11-OCIK单药治疗晚期耐药复发型上皮性卵巢癌的I期临床试验”、“STUDYSOVO2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铂敏感、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II期临床试验”等多个卵巢癌免疫治疗最新临床试验研究表示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给临床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变革时代。免疫治疗相关研究涉及多种药物、生物标记物以及治疗模式的探索,仍有很多未知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卵巢癌目前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仍不尽如人意,现阶段应避免过度治疗和滥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策略已由后线向一线逐步升级,并由单药向联合用药发展,希望免疫治疗能为妇科肿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主讲:医院
题目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内容:王莉教授通过多个临床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妇科肿瘤中应用的起源、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和治疗优势。目前很多临床试验支持腹腔化疗在卵巢癌中的应用,HIPEC比腹腔化疗的优势在于热疗的作用和灌注的作用,包括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促进肿瘤细胞不耐热死亡,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化疗副反应等等。国际共识认为HIPEC也伴随多种不良反应,可通过术中彻底止血、强化围手术期护理等方法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认,HIPEC在治疗方面适用于初治肿瘤细胞减灭性后、所有铂敏感复发特别是二次术后未达R0患者、腹膜假性黏液瘤、伴腹水或播散转移的其他妇科肿瘤、难治性胸腹水的姑息治疗,在预防方面适用于可能遗留腹腔的子宫肉瘤、卵巢黏液肿瘤黏液溢出,同时还介绍了不同化疗药物腹腔热灌注的浓度。除此之外,王莉教授还介绍了HIPEC-03——国内前沿的大型HIPEC前瞻性临床研究,最后通医院HIPEC的治疗现状使大家对HIPEC有进一步具象的了解。
主讲:李俊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题目卵巢癌MDT全程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内容:卵巢癌多学科协作(MDT)不同于传统诊治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同时协作的诊治模式。卵巢癌需要MDT的全程管理,但难度大、涉及学科多,因此需要MDT团队完成。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MDT实践中成立了卵巢癌单病种MDT联合门诊,从而实现固定病种、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固定多学科人员,目前该团队已经行74场共例会诊,远程会诊达40多例,可以说风雨无阻。同时该团队一直致力于传播卵巢癌MDT全程管理的理念,促进MDT学术交流,推动科学研究、成立相关委员会、科普义诊等一系列临床学术工作。李俊东教授在卵巢癌MDT全程管理探索工作中提出卵巢癌MDT可能会带来手术理念的改变,促进R0最大可能的实现,为卵巢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待卵巢癌MDT全程管理的广泛实践。
主持尹庆云、高岩教授
主讲:吴鸣中国医医院
题目卵巢癌精确诊疗之生物标记物
内容:PARP抑制剂的获批上市推动标记物检测从BRAC向HRD发展,HRD检测由“BRAC检测”和“HRD瘢痕检测”组成。吴鸣教授讲解了目前已获批的HRD检测的流程及结果判读,通过介绍“SGO-不同HRD评分体系和判定阈值间的比较”,以及“ASCO-不同方法评估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比较”等临床试验,指出中国人群BRAC、HRR基因变异特征与西方人群存在差异;BRAC基因的不同变异类型与铂敏感、预后等存在相关性;HRR基因变异是因,HRD是果,HRR基因变异不等于HRD;HRD检测panel设计及算法需要考虑中国人群特征及更多临床验证。
主讲:曲芃芃医院
题目卵巢癌围术期管理
内容:围术期处理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对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晚期卵巢癌围术期管理是多学科团队合作的过程,重要之处在于认真、精确的手术规划;充分、详尽的术前沟通;周到、全面的术前准备和耐心、细致的术后处理。卵巢癌手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