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学以致用1-15)
1.每个人对回报的期待可能完全不同,如何用一个统一的目标让大家都愿意全力付出,又兼顾到每个人的具体利益,形成一种平衡的格局,这是非常需要周全规划的。
2.不同人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个性都不同,在一个团队里面需要经过磨合才能找到协同工作的方式。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先把建设完美团队这件事看起来挺有难度的“大事”细致拆分成几个阶段,就能让你感觉轻松不少。“拆”字诀的用武之地可不只拆书哦。
4.工作效率的提升往往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看团队整体的状态。
5.完美的事物都不完美。
6.完善的本质在于两点:一是延时思考,二是分享交流。
7.“新问题试试老办法,老问题试试新想法”。
8.在寻求答案时,你的解决方案对原有的资源利用越充分,也许越接近最创新的答案。
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先完成再完美”。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制定的目标也会有很多,就像之前经常有人说到的“先赚一个亿”,这个看起来是很伟大的目标,也是符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但是若是我们只是喊口号,只是说说而不行动,难道就真的会从天下掉下一个亿这个馅饼下来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既然我们制定了目标,那么就围绕这个大目标,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大目标拆分成N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将细分的小目标一个个的完成,我想距离大目标的实现已经不远了。
寻求答案时,我们该如何去利用原有的资源?当团队工作的时候,出现成员情绪不佳、状态不佳的情况,作为团队领导者该如何去引导和分散团队其他成员的注意力,让其他成员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篇(创业方法论+生活方法论)
1.一个人做事的韧性比他做事的才华更重要,很多人有才华,但是几次失败就能彻底把他击垮。
2.知识能改变命运,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学到知识,他只是读了大学,或者上了几年班。
3.你可以狡黠,你可以圆滑,你可以装傻,但是你一定得坚持一些底线,日积月累,这个就叫人品。
4.成功没有偶然,但是成功也不能轻易复制。
5.有时候一本书好不好,不仅仅看文笔、看内涵,更要看你和书的主人公,是否有经历上的契合。越是有同样的经历,越能理解他的一些话。
6.如果一件事情,我想不清为什么,我不会轻易去做,起码得自己把事情想明白了才能做。
7.做事业需要长期心态,短期心态是不行的。
8.没有执行力,大家也不会跟着你,领导就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颐指气使。
9.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你过去的所有经验都可能是负担,不快速学习,快速进化,你就会被淘汰。
10.“经历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的苦难压倒的人,是无法获得这笔财富的。”
自小我们都有听说过“天才少年”,当有人从小取得好成绩的时候,都会毫不吝啬的夸他是“天才”,哪怕是成年后所取得成就,也都会说认为是他是天生的,他原本就有如此好的天赋。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哪有什么天才”?所谓的“天才”不过是三分天才,七分靠拼搏,正如“爱拼才会赢“歌里也有相似的歌词。
没有一件事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需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很多人都会说,每天事情这么多,忙得很,感觉时间都不够用,还怎么去学习呢?但实际上就像秋叶大叔在书中说到的一样,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自由度就越高。只要自己想做,有了目标去行动就对了,正如“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
其实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听过,但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的,似乎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我们总会有时间去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