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2 20:49:00
咖啡豆的研磨刻度,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冲煮参数!不同磨豆机有着不同刻度,不同人对粒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下,人们想要分享研磨参数只能够使用类比法来描述他的粒径大小,例如粗砂糖、细砂糖、面粉状等等。然后,就有细心的朋友看出了前街的端倪,发出提问:“前街前街,为什么你们一直使用的是筛网的通过率啊?”就像前面所说,每个人对于粒径大小都有自己的理解。这就导致他说的粗砂糖在另一个人眼中,可能是属于细砂糖的状态。那么这就很难将研磨度准确传达给对方!当沟通上产生了偏差,那么即便使用的是同一支豆子,也会因为研磨参数的不同而冲出不一样的味道。于是,前街便使用了这个「筛网校准法」!虽然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可以确保朋友们在冲煮时,能够用上大致相同的研磨程度,让相互之间的冲煮差异最小化!那么今天前街就来分享一下,这个筛网应该如何使用吧!筛网校准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任何磨豆机,无论它的价格高低,无论它的精细程度好坏,它磨出来的咖啡颗粒都不是绝对均匀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一份咖啡豆的研磨中,可能会同时磨出0.1mm~1mm这大范围区间的颗粒。我们无法控制它能够准确无误的将所有颗粒磨出统一大小,所以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尽量将其中大部分的颗粒控制在理想区间。而这个理想区间,最好是在0.6~0.85mm范围内。其他的小部分颗粒即便是在这个粒径范围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知道了这一前提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筛网校准法啦!首先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个20号的筛网,它在各大购物平台上都能买到,价格十分适宜。但需要注意,卖家常常会将筛网拆分售卖,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体,而非单单筛网,不然使用起来会比较麻烦~筛网的孔径为0.85mm,主要的作用便是分隔出大于0.85mm和小于0.85mm的咖啡颗粒。而我们要取的值,便是能够通过滤网的粉量。前街建议手冲研磨粗细度是筛网的80%通过率,也就是指在一份咖啡粉里,有80%的粉量能够通过这个滤网。筛网的计算率非常简单,具体操作就是取10g咖啡豆,然后选择一个你觉得合适的研磨刻度去磨它!磨好之后将它放入筛网进行水平摇晃,直至没有颗粒再下落就可以啦~(预计时间会在5分钟左右,有点废手!)然后我们再称一下掉下来的粉量,将它除以总粉量就能够得到过筛率啦!打个比方,掉下来的粉量为7g,那么它的过筛率就是70%,如果想要达到80%的过筛率,就需要将研磨度再调细,重新测量过筛率,直至到达目标的过筛率为止。而之所以要将过筛率控制在80%,则是因为这个筛率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咖啡豆冲煮,容错率较高,即便它们的烘焙程度不同,也能够避免大多数的冲煮翻车现场(例如堵塞,或是下水过快)。但是,前面前街有提到,它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局限性就在于,这个筛网通过率是按照质量妥当的磨豆机来进行设定的!如果是一些质量、精细度较差的磨豆机,那么研磨出来的颗粒将会非常不均匀。不仅拥有过多的细粉,还有着过粗的颗粒!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前街建议以冲煮时间作为研磨度的粗细参考!以前街的三段式冲煮为例,在冲煮参数正常的情况下(15g粉,1:15比例,研磨妥当),冲煮时间大概会在1分50秒~2分10秒左右。如果时间不在这个范围区间,便说明研磨过粗或过细,这时我们再根据判断来进行研磨的调节。当然啦,不仅仅是时间,粉床的状态也是可以观察的对象。正常冲煮下,粉床的沉降是匀速下降的一个过程,如果出现了水位下降过快,那么便是研磨过粗;如果出现了下降过慢、堵塞,粉床外观呈泥泞状,则是研磨过细造成的原因!届时我们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让研磨回归正常,冲出美味的咖啡~-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