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推荐用15g豆子冲煮咖啡?
无论是前街还是其他的教学博主,大家分享的冲煮参数大都会以一人份为主。因为大多数朋友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咖啡,或是,不想摄入同一种咖啡。
当我们一次性冲煮过多,导致一口气喝不完的时候,咖啡就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散风味,最后只剩下突出的酸、苦味道!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因此,我们就会选择使用较小的01滤杯,来冲煮单人份咖啡。而在01滤杯的冲煮里,15g粉的冲煮方式,便是最合适的存在。冲煮的难易度
关于选择15g粉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冲煮时的粉床厚度的问题:在同样的滤杯里,咖啡粉的量会决定粉床的厚度!粉越少,那么粉床的厚度就越薄;粉越多,那么它堆积起来的粉床就越厚!
粉床薄了就表示能够减缓热水流速的缝隙变少,水能够更快的通过粉床。当热水渗透速度过快的时候,将很难足额萃取咖啡里的芳香物质;不仅如此,由于咖啡粉的数量过少,无法筑起厚实的粉墙,这同样也会提供给热水从滤杯四周溜走的机会!而这些水便被我们称之为「旁路水」,意指没有参与萃取的热水(几乎没有就是了)。
因此,即便你使用同样的粉水比例、研磨刻度、冲煮方式,冲出来的咖啡也会因为旁路水过多而没有得到正确的浓度,很容易出现寡淡、萃取不足的味道。而如果粉床过厚,热水又很难均匀的渗透到所有咖啡。因为水总会找出容易流动的缝隙,造成通道效应;并且,由于水流动的速率大大减少,如若冲煮不当,水流力度不够没有将粉床冲开,那么将很容易产生堵塞,然后出现过萃的情况。特别是像以V60、kono为首的一众锥形滤杯,它们会堆积起比平底、蛋糕滤杯更厚的粉床,萃取不均匀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人们在数次冲煮过程中,找到了最合适的咖啡粉量,它就是15g。处于15g左右的粉量能够给01型号滤杯提供恰到好处的粉床厚度,不需要太过注意冲煮方式,一杯好喝的手冲咖啡也能够手到擒来。
当然啦,前街并不是说,不到15g粉范围内的咖啡冲出来不好喝,只不过我们需要针对它们,重新寻找适配的冲煮参数及方法。相对于15g粉来说,会更繁琐,稳定性更弱。所以,大家才会一直选用15g作为一人份的冲煮标准~-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