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的案例3与案例2来自同一家公司,是该公司的两期TTT培训,虽然培训主题相同,但因学员工作侧重和培训对象、人数不同,两期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也有差异。
下面介绍我是如何将走秀运用在案例3的世界咖啡中。
培训主题:内训师授课技能提升
学员来源:陈列货品部
按照惯例,我根据“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以下简称为问题树模型)的步骤,在课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定制了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本文仅分享引导工具世界咖啡的运用模块)。
具体做法如下:
图1世界咖啡的设计思路
课前调研
1.学员状况
公司即将发布新品,接下来学员们要进行大培(人数在80-人的培训)。学员们来自陈列货品部,视觉思维较强。2.学员的共性问题
通过课前问卷汇总,学员们共性的问题如下:
如何生动介绍产品?怎样才能促进学员的学以致用?设计思路
课程中内训师的角色认知模块内容虽然枯燥,却是后续技能运用的基础。为避免说教,并让学员们主动参与、深度思考,我决定在这个模块运用世界咖啡。具体做法包括:
1.结合公司即将进行的新品集训,将课程设置为“新品发布会”的情境。
2.通过“新品发布会”的T台走秀来暖场。
3.将“促进学以致用”作为世界咖啡第三轮和总结阶段的重点。
4.逛画廊时,针对内容实用性进行投票。
课前准备
培训开始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1.课程海报
我根据“新品发布会”的情境设计了T台走秀来呈现课程大纲,并手绘了课程海报,见下图。
图2手绘课程海报
2.走秀开场设计
为了更接近学员的工作情境,我请企业提供了最新款的产品样衣资料,研究后进行了如下设计:
(1)培训开场时,各组代表挑选样衣走秀。
(2)各组结合样衣进行团队介绍。
(3)事先准备了走秀音乐。
走秀开场,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更是生动介绍新产品的演示。因为很多学员在课前问卷中提出:如何避免产品介绍太枯燥?
3.新品资料学习
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做了两张思维导图,学习了客户提供的新产品介绍和陈列资料,在机场也拿出来温习。
所以,培训时学员听到我准确说出最新面料特点时,都很惊讶。
这是我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不管给什么行业、什么企业培训,都坚持提前熟悉学员的授课内容,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员。
培训现场
1.走秀开场
各组代表在音乐声中,拿着最新款样衣进行展示。
图3走秀
2.团队介绍
走秀结束后,每个小组利用本组样衣的特点起队名,并据此来介绍团队成员。
有人说自己是衣服上的亮片,有人说自己是串起亮片的线......
在我的提示下,大家运用更多场景化的语言进行介绍,让这些衣服有了生命力。
图4团队介绍
3.引入世界咖啡
我引用团队介绍时学员的话说:无论是亮片还是串亮片的线,都是我们的贡献,这就是世界咖啡的核心理念。
之后,我分享了世界咖啡的礼仪和各环节记录的要求:图像+关键词,并说明针对最终成果的投票依据是内容的实用性。
4.世界咖啡汇谈
通常世界咖啡的第一轮是参与者围坐桌前完成的。
这次,我将开场的走秀+团队介绍当作第一轮,同样达到了营造友好、开放氛围的目的。
因此,第二轮学员们马上就进入了状态。
图5世界咖啡汇谈
引导
针对世界咖啡的成果逛画廊时,我请大家以内容的实用性为标准进行投票。
图6逛画廊
演练
本期学员马上面临着大培(人数在80-人的培训),因而演练是两天培训的重点。
在世界咖啡的收拢阶段,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1.请每组派代表做发言人,上台分享本组的智慧。
2.分享结束后,先由学习伙伴进行点评。
3.最后由我来总评。
这样的做法,不但发掘了学员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还增加了演练的机会。
效果
世界咖啡汇谈结束后,学员们反馈:
1.原来产品介绍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很受启发。
2.针对如何促进学以致用,之前忽略了培训前、中,通过世界咖啡的讨论,有了系统的思路,并收获了具体方法。
3.在后续的培训中,也会引导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