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早的虹吸咖啡壶由在德国发明。不久传到法国,年代由法国里昂的Vassieux进行改良,诞生了上下对流式的虹吸壶,但此时的虹吸壶不温不火。后续经由丹麦人及日本人改良,才渐渐在市场崭露头角。
虹吸壶的各部位名称
1.下壶
以壶座的夹取部位夹住颈部,用于盛放热水的球状部位就是下壶。下壶表面有表示刻度,有冲煮1-3人份咖啡的热水量。
2.热源
常见的可用于煮沸下壶内水的热源有瓦斯炉、卤素灯和酒精灯。虹吸壶配套的热源是酒精灯。但酒精灯加热效率太低,且火苗容易受风的影响。相比于酒精灯与瓦斯炉的局部加热,卤素灯加热是全面的,能调节火力的大小,且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在热源地的使用上,火力并非从始至终不变的。而是先利用大火促使下壶内的热水吸入上壶,再转成中火、小火进行咖啡的萃取,调节火力大小对虹吸壶的萃取时至关重要的。
3.突沸链
安装在弹簧端,将过滤装置钩在上壶的下方开口处的一小串珠链就是突沸链。下壶里垂挂一条突沸链,水沸腾时更容易产生小气泡,比较方便以目测的方式确认水的加热状态。
4.过滤装置
过滤器上包裹一层法兰绒材质的滤布,每次使用前都要用热水冲洗一下,以去除异味。过滤装置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清洁,不用时可以晾干或者放入干净的水中浸泡。
过滤装置的滤布一般可以使用50次左右,等到滤布变黑时就需要准备更换新滤布了。
5.搅拌棒
搅拌棒材质常见的有竹制与塑胶两种,常用的以竹制为主。
6.上壶
下壶内部空气因下壶内热水沸腾而膨胀,促使热水吸入上壶中。下壶内热水达到70℃左右就会进入上壶中。热水进入上壶后,继续加热下壶就会煮沸上壶中的水。
虹吸壶的萃取原理
1.下壶内热水加热后,下壶内部空气膨胀,水沸腾后产生水蒸气,压力继续上升。
2.下壶内部空气压力上升,压力影响及热水后,自然地形成一股促使热水循着上壶底部管状部位上升的力道。热水上升后接触到先前装入上壶的咖啡粉。
3.持续加热下壶后,大部分热水因下壶内压力而朝着上壶方向移动。加热过程中一直该状态,咖啡粉就是在这个时候浸泡到热水。
4.停止加热后,下壶内部的空气温度下降,内部压力也跟着下降后,自然地形成上壶中的咖啡液吸回下壶的作用。上、下壶之间安装过滤装置,咖啡液经过后滤掉咖啡粉,剩下的咖啡液回吸入下壶中,完成整个萃取过程。
虹吸壶的制作过程
比例:20g咖啡粉,ml水研磨度:偏粗研磨度水温:92℃搅拌频率:30秒搅拌10圈
1.称量20g咖啡豆并研磨成“比家用白砂糖粗点”的颗粒。
2.加热过滤水倒入咖啡粉
在下壶中加入ml的过滤水,此时将上壶插入下壶中,但需要留点空隙,不然会导致水快速上升。然后将卤素灯的档位调到最高。
过会我们就会看到突沸链的周围有很多小泡泡,此时我们就可以将上壶直接插入到下壶中,等待水的上升。
下壶的水全部上升之后,水温大约在94℃,此时将卤素灯档位调低,将水温保持在92℃。
将咖啡粉快速倒入上壶之中,使用搅拌棒轻微将咖啡粉依次压下,确保所有咖啡粉都被浸湿。
开始计时1分钟。
3.闷蒸30秒搅拌10圈
闷蒸时的咖啡粉状态计时器来到30秒的时候,使用搅拌棒以“1秒1圈”的频率搅拌10圈。
此时可以明显看到上壶的呈现出“咖啡+油脂”的状态。
30秒搅拌后的咖啡粉状态4.关火拿下虹吸壶,快速搅拌
计时器来到1分钟的时候,关闭卤素灯的开关,将虹吸壶慢慢移开。此时,若想咖啡粉出现“小鼓包”,拿下虹吸壶后快速搅拌3-5圈即可。
上壶的咖啡液体就会顺流至下壶并留下一个小的“鼓包”,倒出咖啡即可享用。
虹吸壶制作的咖啡,风味上没有手冲咖啡的“层次感”与“干净度”。但虹吸壶由于在煮制咖啡的过程中温度几乎是恒定不变的,所以更多凸显的是咖啡的主要风味特点,香气上也有很好的表现。
这款咖啡界的“高富帅”外观十分精致,做起咖啡来也非常有视觉冲击感。但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制作时间长、清洗较为麻烦、器具成本较高。虹吸壶是需要一定的咖啡技巧的,要想做好一壶虹吸壶咖啡,并不是“随便搅搅”就能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