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有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与友人或者独自在咖啡厅点上一杯咖啡时,同样分量的咖啡便宜的也要几十元,贵的居然达到了一百多。然后拿起手机对着菜单上的品类在某宝上一搜,也就十来块或者几十块,而且还能泡好几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价格差异呢?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咖啡的种类划分。
现在市面上所售的咖啡,大致以这三个标准来划分:一、工业咖啡;二、商业咖啡;三、精品咖啡。
一、工业咖啡。
工业咖啡的主要原料是%罗布斯塔种的咖啡豆,罗布斯塔咖啡豆主要生长在还把-米的亚热带地区,对降雨量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很适合大量种植,并且产量很高。罗布斯塔种的咖啡豆有独特的香味和苦味,这种苦味让人难以接受,所以罗布斯塔种的咖啡是不能作为单品咖啡来饮用的。它的用途只能被用于速溶咖啡、罐装咖啡、液体咖啡等工业生产咖啡上。当然,如果不加糖的话,这味道真的让人难以下咽。
二、商业咖啡
即综合咖啡,主要是用罗布斯塔种咖啡与阿拉比卡种咖啡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比例约为3:7——7:3之间)。市面上很受欢迎的曼巴咖啡就是商用咖啡豆,由于罗布斯塔种咖啡的成本很低,以至于一些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加大了罗布斯塔种咖啡的投入量,而阿拉比卡种咖啡仅占一小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商业咖啡的价格参差不齐,其原因就在这里。
三、精品咖啡
作为%纯阿拉比卡种的咖啡豆,这一大类的咖啡豆又可以细分为许多小的品类,例如:*金曼特宁、摩卡、耶加雪夫、夏威夷可那等等。国际上对于这些咖啡的分级标准又可分为下列三种:
①已原产地种植高度来划分。一般来说海拔越高,相对的气温也就越低,咖啡果成熟时间较长,完全成熟的果实膨胀性佳,烘培容易,品质也是最佳的。但是,也有特例,我们所熟悉的“蓝山”咖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它生长在地势较低的牙买加岛,但是由于其生长的条件极为苛刻以及需要一系列顶级的处理工艺,导致了“蓝山”咖啡每年的年产量很低,弥足珍贵。
②以筛网评价品质:同一品种的咖啡也有等级的划分,成熟的大颗粒咖啡果所蕴含的风味要比小颗粒的要丰富的多。所以说,经过筛网分级后再进行烘焙,更容易掌握咖啡的味道。
③依筛网及瑕疵豆比例评价品值:这是咖啡生产大国特有的评价方法,采用“瑕疵都比例”(扣分法)、筛网、味觉测试进行等级的评定。其中,“味觉测试”也就是“杯测”,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将杯测标准分为:“极温和”、“温和”、“稍温和”、“艰涩”、“碘味”等层级,可以让人更直观的了解如何品尝咖啡以及对咖啡口感的认知。
一杯好的精品咖啡从选豆到饮用都要经过及其繁琐的步骤,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阐述),只为带给人们咖啡最原始的风味,它的价值不是工业咖啡和商业咖啡所能比拟的。了解了这些,再回到前文,一杯好的精品咖啡真的值这个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