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迪发现,有一种红色的果实,不但羊吃了会兴奋不已,自己食用后也会精力充沛。于是,这种果实被当作“上帝的礼物”流传下来,这是关于咖啡最早的记录。
如今,咖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便在后疫情时代经济不确定性的挑战下,咖啡赛道依然保持着“兴奋”,并在资本市场持续活跃。
品牌玩跨界,基于用户体验的场景配套
年初,李宁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COFFEE”商标,随后在广东、厦门等地的线下店中开始出现“宁咖啡”的身影。特步也紧随其后,申请注册“特咖啡”以及“XTEPCOFFEE”等商标,在云南普洱的特步儿童航天主题店中,设立了与其他咖啡品牌合作的“咖啡休闲”区。
资料来源:天眼查
但宁咖啡只送不卖,只有在店内消费满元,才会赠送一杯咖啡。特步的咖啡区,则是需要消费者持特步购物小票即可享受7折优惠。由此可见,二者跨界布局咖啡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是通过跨场景配套来增加原有品牌的用户体验。
类似的跨界行为还有酒店、书店等场景,均可以通过“+咖啡”的方式丰富原有客户的体验。阅读的时候、在酒店临时办公的时候、购物的间歇……这些场景与“喝上一杯咖啡”毫无违和感。
得益于咖啡本身的生活属性和可延展性,咖啡+生活,让跨界行为变得异常丝滑。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咖啡相关企业17万余家,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3万余家,新增注册相关企业增速达到18.9%。从融资事件的地区来看,上海、北京、广东以及湖南四地的咖啡融资事件数量领先全国,上海以55起位列第一。其中,早期投资仍然占据主流,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三者融资事件数之和占整体的50%以上。
资料来源:天眼查
可以看到,咖啡行业参与者数量不仅在逆势上涨,而且打破了疫情以来“有盈利才会投”的资本寒冬魔咒。
资本市场的火热,也吸引了各行各业对咖啡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