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后腹膜疾病ldquo腹膜后纤维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腹膜后纤维化

男性,67岁。有腹主动脉瘤支架置入病史1年,发现腹主动脉旁病变。

图1腹膜后纤维化

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影,呈扁形(图1A),增强后轻度强化,边缘毛糙,包绕腹主动脉及肾动脉(图1B)。

腹主动脉周围轻微强化低密度灶,发生于肾动脉水平,结合患者腹主动脉瘤病史,可考虑腹膜后纤维化。

腹主动脉旁软组织影,包绕血管可考虑腹膜后纤维化、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

CT及MRI可显示病变范围及组织特点,了解病灶发展阶段及指导临床。同时应结合临床病史,了解病因,判断良恶性。

手术病理: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是一种以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增生为特征的非特异性炎症,常累及腹膜后腔脏器。约/3病例病因不明而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目前认为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另1/3的RPF与某些药物、肿瘤、外伤等因素有关,称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PF多见于30~60岁成人,平均发病年龄50岁。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对输尿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生殖腺等部位的压迫和侵犯。

典型病变常位于腰4、5椎体前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血管周围的腹膜后及盆腔间隙。病灶向上超过肾门水平者少见,沿血管走行。病变分布可为中线两侧或一侧,对称或非对称,呈弥漫性浸润生长或境界清楚肿块影。主动脉常常被肿块完全包绕,颇具特征。因病灶组织成分比例及病理阶段不同,CT平扫密度多变,增强表现不一。MRI显示病灶TWI稍高或高信号改变,这与含胶原成分有关。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