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多学科通力合作,完成了我院第二例下颌骨中枢性癌扩大切除+下颌骨区段截骨+游离腓骨转移修复的患者。
颌骨中枢性癌好发于下颌骨,特别是下颌磨牙区。病员早期无自觉症状,以后可以出现牙痛、局部疼痛,并相继出现下唇麻木。肿瘤自骨髓内向骨密质浸润,穿破骨密质后,则在相应部位颊舌侧出现肿块,或侵犯牙槽突后出现多数牙松动、脱落,肿瘤自牙槽突穿出。肿瘤也可沿下牙槽神经管传播,甚至超越中线至对侧;或自下牙槽神经孔穿出而侵犯翼下颌间隙。晚期可浸润皮肤,影响咀嚼肌而致张口受限。中央性颌骨癌可向区域性淋巴结(下颌下、颈深上群)及血循转移,预后较差。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口腔颌面和头颈部软组织缺损、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重建是治疗中央性颌骨癌的主要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耗时最长、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根据中央性颌骨癌的病变扩散特点,下颌骨的切除范围应更加广泛。术后下颌骨的缺损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还会引起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的异常,自体骨移植是下颌骨缺损的主要修复方式之一,其中腓骨因其可塑性强,可修复跨度大等优势,常常成为自体骨移植的首选。
诊疗过程
患者男性,主因右下后牙疼痛3月,发现右下颌牙龈肿物1月收住院。查体可见右下颌牙龈有一大小约2.5cm×2cm×1.5cm的肿物,膨隆生长,表面覆盖灰白色坏死样物质,质硬,触之易出血,触压痛明显,边界不清。曾于首都医科医院取病理,结果示:右下颌鳞状细胞癌。
患者入院后,口腔科郝建清主任组织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通过患者的影像资料,右侧下颌骨质被肿物破坏严重,骨质缺损较多,加之颌骨中枢性癌的恶性程度较高,故决定切除病变的下颌骨,并清扫同侧颈部淋巴结。考虑到患者术后术区肿胀,阻塞呼吸道的可能性较大,故予以气管切开,保证术后呼吸通畅。同时考虑右侧下颌骨缺损后,对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故决定同期请骨科协助取左侧腓骨肌皮瓣修复右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
年6月27日,在麻醉科刘冰冰、彭晓静医生和骨科一组马震胜医生的强大技术支持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右下颌骨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右侧下颌骨区段截骨术+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左腓骨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术后患者暂入ICU行恢复治疗。待患者全身情况平稳后,转回我科继续治疗。
术后一月
现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已顺利出院。术后复查可见术区伤口愈合良好,腓骨肌皮瓣成活情况良好,基本恢复了下颌的外形及生理功能。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