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农药的管理制度进行深度探讨之前,我们应该对农药的优点和潜在危害有更高层面的鉴别。优点是农药可以保护农作物不受昆虫、杂草还有病原体的破坏,在同样的投入下使农民有更多的产出量。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食品供应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
花生是最健康的食物之一,并且相对便宜。如果不允许使用农药的话,花生的产量将会下降大概3/4;大约1/3的减产是因为没有使用除草剂,另外的2/3是因为没有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由于市场上的花生总量少了,价格就会上升,大概会增长到原价的2.5倍。大米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是主食之一,如果不使用农药,大米产量将会下降大概57%。如果不使用农药的话,一些健康食品如苹果、生菜、西红柿以及橙子的产量,都会下降至少1/2(以上数值均来自美国)。这些都是专家不断告诉我们要多吃的水果和蔬菜的相关情况。农药的使用允许我们用更少的土地生产同样数量的粮食,而且方便农民采用免耕农业技术,不需要翻耕,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和肥力流失。如今很多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们对农药有抗药性,这个问题我们将另外讨论。
农药本身并不是毒药。创立于16世纪的毒理学第一定律指出产生毒性的关键是剂量,而不仅是化学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天然杀虫剂,毕竟植物会自己产生杀虫剂来赶走害虫,而我们又大量食用这些植物。
如果人们接触到的农药剂量不够安全,农药则可能会引起癌症或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使用农药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伤害达到什么程度了呢?我们了解得越多,越难回答。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认为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导致一些人甚至得出了死亡几乎跟农药导致的癌症无关的结论。从那时起,我们知道了要确定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么困难,因为还要考虑到我们接触到的致癌物种类繁多(有烤肉、炸薯条和咖啡中的丙烯酰胺,还有家庭清洁用品等),并且从接触到对健康产生影响之间还有一定的延迟。科学家相当确定约有1/3的癌症是由吸烟导致的,另外的约1/3是由不规律的饮食、超重以及缺乏锻炼引起的,但是剩下1/3的来源很难确定。
对于致癌的另外1/3原因,农药的使用确实是其中之一。非霍奇金淋巴瘤、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以及其他多种癌症或肿瘤疾病都与农药的使用有关。长期使用农药的、在农场生活的或者从事农药生产的这几类人似乎比很少接触农药的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更高。
当我们考虑到农药会通过各种间接方式对人类造成影响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了。近年来,蜜蜂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蜂群崩溃综合征”的现象,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明确,但农药还是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因为我们要依靠蜜蜂来对水果和蔬菜进行授粉,这种间接影响可能会抵消某些农药的直接益处。
关于农药是否会对人类构成潜在的危害,这几乎是没有争议的,问题是农药的实际危害是否可以观察到,如果可以,那么农药所能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弥补它们所造成的危害?例如,农药可能会直接导致癌症发病率轻微上升,但是通过大幅度降低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又间接地大大降低了癌症发病率。梅奥医学中心列出了七项减小患癌风险的建议,第一项就是戒烟;第二项是要健康饮食,通常被理解为多吃水果和蔬菜,控制摄入的油脂量,少饮酒。而避免食用使用过农药的食物的建议甚至没有出现在这个清单里。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农药危害和益处之间的权衡,那么我们现在就转向西方民主国家对于农药的监管,在这里我们主要